华为“主题视界,创艺未来”深大站|冯峰:艺术、设计与生活从来就“一体同观”
- 党代表 LV.炼体
- 2018/5/17 23:40:19
5月17日,“主题视界,创艺未来”——华为主题2018年系列沙龙活动之高校特邀讲座第五站来到深圳大学。近200位同学聚集在深大艺术设计学院214课室里,与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冯峰教授和华为主题产品运营总监蔡金萍老师,共同探讨生活、艺术与设计之间的交融。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它如何影响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又如何影响时代之进程?这场议题为“生活如何影响我的创作”的讲座,剖析了冯峰教授难能可贵的经验独白与前瞻思想。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及中国南方重要的艺术家,冯峰教授还身兼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华·美术馆馆长等多重身份。游弋于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冯峰教授认为,真正的设计与艺术其实是“一体同观”的。
01|做能表达当下生活的艺术
国画专业出身的冯峰教授,坦诚自己毕业后一度对绘画失望,“当然至今我对中国古代绘画仍有崇敬与热爱,但那时候特别希望能重新开始,希望做一些能够表达当下生活的艺术。”1991年利用火锅漏勺手工制作的《漏勺眼镜》,是他实验探索的首件作品。
配图:冯峰教授1991年作品《漏勺眼镜》
冯峰教授的所有探索都源于人本身。他将身体看成是一棵树,创作脉络以两条主干延伸:一条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设计艺术;另一条则是与社会有关的当代实验。这两条线索又生长出无数“枝丫”,这些“枝丫”既有往各自方向生长的,也有相互交集的。
02|设计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
广州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现代设计基础教学的高校之一,在2010年创建实验艺术系之前,冯峰教授教了20年基础设计课程,并在2000年著作出版《设计素描:为了设计的造型训练》,这本书后来成为多家学校使用的标准教材。
除了学术与教学上的研究,冯峰教授还喜欢关注生活日常,并乐于把一些观念艺术创作变成产品:用“屁股”做成凳子、皇冠戴在瓷制骷髅头骨上制成烟灰缸、茶渍泼洒在白色沙发上变成颇具国画韵味的家具……生活对于创作的影响同样在冯峰教授家人身上体现出来,其太太亦是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卢麃麃,正是将穿旧的衣服烧成了陶瓷作品,令生活与创作更无界。
配图:冯峰教授分享儿子6岁时改造旧裤子做成手套
2009年,“用不用——冯峰和卢麃麃作品展”在广州扉美术馆(原“扉艺廊”)展出,展览主要探讨了艺术设计作品与生活的关联。对冯峰教授而言,设计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方式。
配图:探索艺术、设计、生活无边界的展览《用不用》
03|生活、艺术、设计与商业的融合
讲座现场,冯峰教授特别分享了作品《世界》,作品展示了广东人远洋移民的国家,构成作品的正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具,经冯峰教授进行再创作后它们成为了艺术品出现在不同展览场所中,然而当展览结束后,这些家具依然是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为此冯峰教授强调,自己一直以来关于艺术的理念,是希望艺术就在生活里,或者让艺术与生活成为整体,而不是相互分离的,正如禅宗里说的“一体同观”。
配图:冯峰教授作品《世界》
在冯峰教授的创作里,艺术不但与生活密切相关,它还会随生活与时间不断“生长”,而非创作之后就固化不变。1995年冯峰教授创作的《鸭·兔》,是在思考语言问题上诞生的。然而经历二十多年“生长”之后,《鸭·兔》已不仅仅与语言密切关联,更是一种与商业社会符号化的关联。正如早期《鸭·兔》展出的形式是鸭子和兔子的标本并置陈列,而到了2010年,“商标版”《鸭·兔》在展览中却是借助张贴大量的鸭兔图将作品图示化。
讲座最后,冯峰教授展示了《鸭·兔》作为华为主题壁纸的应用,切实地实现了艺术、生活、设计、科技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配图:冯峰教授《鸭兔》作品成为华为主题壁纸
华为全球主题设计大赛
在讲座的下半场,由华为主题产品运营总监蔡金萍老师接棒进行分享,她感叹在深圳如此一个快节奏的城市,艺术与设计能令她的生活偶尔慢下来,用艺术家的心态去体验“慢生活”。同时蔡金萍老师还解释了华为主题选择在艺术设计学院做分享,原因在于艺术与设计不仅贯穿生活的点滴,也贯穿在企业的品牌与发展中,这是当下的现状,亦是未来的趋势。
配图:学生们全神贯注关注赛事介绍
除此之外,蔡金萍老师重点分享了华为主题用户喜好分析、主题设计创作方法、荣耀10全球主题设计大赛具体情况。她提到,“荣耀10全球主题设计大赛”将面向全球五大区域招募优秀的设计师,是一场代表全球顶级水准的设计盛宴,参与者将和国内外最具才华的设计师同台竞技,作品将入选全球最大的手机主题库,创意设计将供全球23种语言的手机发烧友使用,并署名运行在上亿台手机之上。大赛将于5月25日开始,上百个获奖名额,最高奖金高达2万美金,期待大家的参与。
配图:嘉宾、师生与工作人员大合影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它如何影响一位艺术家的创作?又如何影响时代之进程?这场议题为“生活如何影响我的创作”的讲座,剖析了冯峰教授难能可贵的经验独白与前瞻思想。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中坚力量及中国南方重要的艺术家,冯峰教授还身兼中国第一家设计美术馆——华·美术馆馆长等多重身份。游弋于艺术与设计之间的冯峰教授认为,真正的设计与艺术其实是“一体同观”的。
01|做能表达当下生活的艺术
国画专业出身的冯峰教授,坦诚自己毕业后一度对绘画失望,“当然至今我对中国古代绘画仍有崇敬与热爱,但那时候特别希望能重新开始,希望做一些能够表达当下生活的艺术。”1991年利用火锅漏勺手工制作的《漏勺眼镜》,是他实验探索的首件作品。
配图:冯峰教授1991年作品《漏勺眼镜》
冯峰教授的所有探索都源于人本身。他将身体看成是一棵树,创作脉络以两条主干延伸:一条是与日常生活有关的设计艺术;另一条则是与社会有关的当代实验。这两条线索又生长出无数“枝丫”,这些“枝丫”既有往各自方向生长的,也有相互交集的。
02|设计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
广州美术学院是国内最早开始探索现代设计基础教学的高校之一,在2010年创建实验艺术系之前,冯峰教授教了20年基础设计课程,并在2000年著作出版《设计素描:为了设计的造型训练》,这本书后来成为多家学校使用的标准教材。
除了学术与教学上的研究,冯峰教授还喜欢关注生活日常,并乐于把一些观念艺术创作变成产品:用“屁股”做成凳子、皇冠戴在瓷制骷髅头骨上制成烟灰缸、茶渍泼洒在白色沙发上变成颇具国画韵味的家具……生活对于创作的影响同样在冯峰教授家人身上体现出来,其太太亦是设计师、广州美术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副教授卢麃麃,正是将穿旧的衣服烧成了陶瓷作品,令生活与创作更无界。
配图:冯峰教授分享儿子6岁时改造旧裤子做成手套
2009年,“用不用——冯峰和卢麃麃作品展”在广州扉美术馆(原“扉艺廊”)展出,展览主要探讨了艺术设计作品与生活的关联。对冯峰教授而言,设计是一种探讨生活的方式,是一种探讨社会、政治、爱情、食物,甚至设计本身的一种方式。归根结底,它是一种象征生活完美的乌托邦方式。
配图:探索艺术、设计、生活无边界的展览《用不用》
03|生活、艺术、设计与商业的融合
讲座现场,冯峰教授特别分享了作品《世界》,作品展示了广东人远洋移民的国家,构成作品的正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家具,经冯峰教授进行再创作后它们成为了艺术品出现在不同展览场所中,然而当展览结束后,这些家具依然是回归到日常生活中。为此冯峰教授强调,自己一直以来关于艺术的理念,是希望艺术就在生活里,或者让艺术与生活成为整体,而不是相互分离的,正如禅宗里说的“一体同观”。
配图:冯峰教授作品《世界》
在冯峰教授的创作里,艺术不但与生活密切相关,它还会随生活与时间不断“生长”,而非创作之后就固化不变。1995年冯峰教授创作的《鸭·兔》,是在思考语言问题上诞生的。然而经历二十多年“生长”之后,《鸭·兔》已不仅仅与语言密切关联,更是一种与商业社会符号化的关联。正如早期《鸭·兔》展出的形式是鸭子和兔子的标本并置陈列,而到了2010年,“商标版”《鸭·兔》在展览中却是借助张贴大量的鸭兔图将作品图示化。
讲座最后,冯峰教授展示了《鸭·兔》作为华为主题壁纸的应用,切实地实现了艺术、生活、设计、科技与商业的完美融合。
配图:冯峰教授《鸭兔》作品成为华为主题壁纸
华为全球主题设计大赛
在讲座的下半场,由华为主题产品运营总监蔡金萍老师接棒进行分享,她感叹在深圳如此一个快节奏的城市,艺术与设计能令她的生活偶尔慢下来,用艺术家的心态去体验“慢生活”。同时蔡金萍老师还解释了华为主题选择在艺术设计学院做分享,原因在于艺术与设计不仅贯穿生活的点滴,也贯穿在企业的品牌与发展中,这是当下的现状,亦是未来的趋势。
配图:学生们全神贯注关注赛事介绍
除此之外,蔡金萍老师重点分享了华为主题用户喜好分析、主题设计创作方法、荣耀10全球主题设计大赛具体情况。她提到,“荣耀10全球主题设计大赛”将面向全球五大区域招募优秀的设计师,是一场代表全球顶级水准的设计盛宴,参与者将和国内外最具才华的设计师同台竞技,作品将入选全球最大的手机主题库,创意设计将供全球23种语言的手机发烧友使用,并署名运行在上亿台手机之上。大赛将于5月25日开始,上百个获奖名额,最高奖金高达2万美金,期待大家的参与。
配图:嘉宾、师生与工作人员大合影
- 豆腐汤
- 2018/5/17 23:59:29
哇,好多同学参加呢
- 大豆蛋白
- 2018/5/17 23:59:55
图三小哥的眼睛亮了